评安国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86 10 67630796
各地ESG监管和政策的发展演变(下)
发布日期: 2022-3-13

各地ESG监管和政策的发展演变

柯钰琪 王晓蒙

中国香港

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在ESG条例制定方面进展迅速。香港的ESG政策主要以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为核心,向上市公司提出ESG信息披露要求,倡导企业增强ESG管治以向投资者提供更多ESG资讯。2012年,联交所首次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建议企业披露ESG信息。201512月发布修订版,部分信息披露由2012年版的一般披露上升至“不遵守就解释”的半强制性要求。此后联交所不断更新披露要求,2018年发布ESG报告详细指南,2019年发布新版指引进一步扩大强制披露要求。20207月生效的修订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根据《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发布ESG报告,并新增强制披露事项,要求反映ESG相关管治框架和披露范围及原则。其中特别加强了董事会对ESG议题的监督责任,对ESG因素选择过程及关键绩效指标提出披露要求,强调节能措施及气候相关风险的应对策略,不仅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量化要求,还限定ESG报告的发布期限(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五个月内)。而另一方面,在ESG概念的热潮中香港市场上也出现了“漂绿“项目,以环保绿色金融理念包装误导投资者,对ESG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为此2019年香港证监会向基金管理公司发出指引,要求描述ESG基金投资重点及具体投资策略,向投资者表明如何将ESG考量付诸行动。2021年更新版的指引中更额外要求披露ESG基金的定期评估方式,促使ESG投资活动更加规范化。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的ESG监管政策自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要求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来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各部门相继出台指导意见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要求。2012年起在国资委要求下,所有央企均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则将所有上市企业纳入披露对象,并提出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披露制度。同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强制重点排污单位公司及其子公司公布环境信息。2021年再次修订该准则,对年报的环境问题及社会责任披露提出更高要求,新增环境和社会责任章节,鼓励公司自愿披露减少碳排放所采取举措及成效,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情况。

 

特别是在金融行业,ESG政策指导持续增加。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对深圳市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每年在当年度6月30日之前完成披露,而披露平台不限于监管部门的指定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自身的官方网站等。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建议金融机构每年至少对外披露一次本机构运营的环境影响信息,以及其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此前该指南已经在部分试验区开展试行。

 

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世界各大经济体监管部门主要从企业信息披露和投资引导监督两个方面入手,推动ESG规范从被动执行逐渐向主动接受监督过渡。一方面通过制定详尽的信息披露规范并扩大适用范围,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促使企业在经营中加强ESG意识,向投资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投资咨询;另一方面则对资产管理等投资机构作出要求,支持符合ESG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同时加强对ESG投资的真实性监督。值得注意的是各经济体因应各自社会发展情况对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各不相同,对ESG的侧重和监管力度有一定差距。例如英国着重从公司治理相关法例出发,并通过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规范多方利益群体;美国主要依靠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引及交易所引导促进企业对ESG信息的自愿披露,并特别对养老金基金投资作出要求;而中国香港则通过联交所强化上市公司披露要求,同时引导绿色投资,促使资金流向绿色和可持续项目,巩固香港金融生态系统。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使环境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国内各相关部门正加速制定ESG相关指引,督促企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相较其他国家及地区,中国内地对于企业ESG绩效方面的监管主要集中于“E“,即环境保护及污染排放治理相关,对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完整的ESG披露标准尚未建立。目前ESG信息披露仍以大型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披露为主。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面向金融机构的ESG监管政策逐步细化,金融机构ESG业务将持续规范化,进而影响相关实体企业主动增强ESG主题信息披露,提升绿色金融整体影响力。预计在未来几年ESG监管要求将继续趋严,推动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ESG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无论企业或是金融机构,都有必要提早准备,以适应不断强化的监管环境和披露要求。

Request A Quote

服务电话:

+86 10 67630796

联系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8号楼3层

服务邮箱:

service@chinaesg-pa2f.com

微信公众号